我有个朋友,年轻、家境好、工作稳定、人美声甜。很健谈,但很多事情我没办法跟她聊,比如,她不理解我几年前为某个月广告骤减而想要大哭的焦虑,会眨着天真的眼睛问我:没钱找爸妈要不就好啦?他们不可能不给你的啦。
问出这种句子,你就知道她有着怎样的人生。
当然——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烦恼,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孽缘,她的孽缘在于,她非常喜欢纠缠明显不爱她的人。
因为她是“家境较好的小美”,即使对方对她本人并不真的感兴趣,也做不到完全放弃她。但为什么如此艰难,因为她喜欢的类型,都是努努力钓一钓“大美”或者“巨富”也说不定成功的类型,所以对方眼睛看得更高,她是这群人的次要选择,是保底选项。
待遇自然是可称凄惨。有的时候她被对方张口要钱,钱都转过去了,她还沉溺在“他今天很主动找我说话”的喜悦里。你要是跟她提,“但是男人怎么会找心爱的女人借钱呢?”,她也反应不过来的——“啊?也不一定吧!万一他是真的需要钱呢?”
有的时候她痛定思痛,告诉我受够了、她要退场了,对方发来一张睡前自拍跟她说“晚安”,她又觉得:咦?转机来了?一切皆有可能。
我比较厌蠢,简直想摇着她的肩膀问她:你仔细想想,这里面真的有爱吗?!你仔细想想呢?!

突如其来的某一天,我突然“开悟”一样,看清了她这种连续剧背后的真相。
她蠢笨到无法辨别真正的爱或者不爱吗?不会吧。即使理性无法明辨,女人的直觉也早已告诉她八千遍。她当然感觉到那些玩家不值得。她更应当已经知道,以对方对她的,百分之一都不到的些微的好感,是不足以构成一段值得好好对待的关系的。(更别说投掷金钱)
但是她为什么沉迷其中?
事情其实是这样的:我们设想一下,如果她的爸妈有一天打来电话,叫她把工资的一半寄回家给念大学的弟弟妹妹当生活费,而不是她刚找到稳定工作就让她去选车,然后送她一辆秀气的奔驰,她还会为情所困吗?
如果她也像我一样焦虑得要死,好像必须攥取别人的注意力而活,几乎毫无天分硬要当网红,还希望自己写出一本好书,在周末晚上因为自己写不出好东西在电脑面前崩溃大哭,她还会为情所困吗?
她都不会啊。
但我不是想说,“她是太闲了”、“她是没有被生活毒打过”。而是,当她对一切都没有疑问了,当她生活在一个太柔软、顺遂的“包裹”当中,她其实会搞不懂:我是谁?我要做什么?

并不是只有哲学家才会思考这种问题——这种问题是本质的、始终存在的,每个人都以或显性或隐性的方式试图回答这个问题。而在一个类似于恒温温室的成长环境中,周围没有刺、没有任何东西扎手、没有任何东西足以造成伤口,她的自我无从显现,她在百无聊赖中迷茫,感到生命在流逝,于是钻进一种爱而不得的痛苦中。
她被这种痛苦拷打,但某种意义上,她一定是享受甚至依赖这种痛苦的。
因为在这种痛苦中,她找到一种自我意识的显现。甚或可以说,她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——因为人的存在都是用“痛”彰显的,为什么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总是侃侃而谈“人生意义”,因为向上爬的一路太痛了,痛到头了,你就找到了你的自我,跟他满怀拥抱。
而她像盒子里的芭比娃娃,没有生存焦虑、事业焦虑、外貌焦虑,于是她从不被爱(甚至可称被“虐”)的那些痛里,感知到一种“活着”的实感。
仔细一想,我其实也有类似经历——在我还不想当网红的读书年代,我觉得书山题海中的日复一日平庸得好像诅咒。那时我觉得在题干里揪字眼没意义、每天为忽高忽低的排名大惊小怪没意义、被训话“考不上好大学就完蛋了”更没意义,所以唯一让我能够感觉到有意义的,是在向级草发送表白短信后提心吊胆。
然后跟对方反复拉扯、进退,掉一些眼泪,痛是很痛,有时候也真是觉得浑身舒坦。夸张点说,好像找到了自己为什么而活。虽然我后来知道这样不对,但那种感受是真实的:只有这样的时候我才感觉到“我活着”——有时候,是靠苦痛情绪的抓心挠肝,把我们从无风无浪的平庸“牢笼”中救出。(没有鼓吹早恋的意思)

所以这就是我们“恋痛”的本质。
我们恋痛,是因为比起痛,我们更加害怕日常生活的“无意义”。
我们怕人生就这么无痛地进展下去,毫无体会、毫无盼望,然后多年以后回头一看,毫无留恋。所以我们会去爱不值得的人,会酣畅淋漓地感受那种绝望跟激烈,那种痛觉鞭打我们,但又让我们感到我们在追逐一些“真实”的东西,从而,我们感觉到安全。
是的,生活不顺的人一定会嘲笑其中的矫情:你什么都有了,还要为一个愚蠢男的不回你消息掉眼泪。就好像在一所华美豪宅里,为沙发上没清理干净的几根头发丝哭泣。
我承认这是某种意义上的钻牛角尖,但怎么说呢…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,每个人的真心、热情跟能量,都会被我们拿去跟一些不太值得的东西做交换,换个角度去消耗,加班到凌晨三四点换每个月多三千块的工资,透支掉未来的身体健康,这样就一定值得吗?
只能说,每个人都在主动选择自己受折磨的方式。
——而暴殄天物地浪费掉我们的真心,为不值得的人痛得要死,也许也只是因为我们在用这种笨拙的方式,试图搞清楚我们究竟是谁,什么对于我们来说真正重要,以及我们,最终将要去向何方。
在最终找到真正的自我之前,爱是手段,不是目的。
- end -
图 | 豆瓣电影《致我的陌生恋人》